ENGLISH
专题专栏

【七秩芳华·往昔如昨】华光耀:梦回校园——致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70华诞

作者: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7-25

  【编者按】悠悠七秩芳华,漫漫征程如歌!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建校70周年。70年来,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,谱就了华美的篇章。关于母校,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。携一纸信笺,书一份曾经的母校与我。学校特开辟【七秩芳华·往昔如昨】专栏,殷殷讲述校友们的往昔故事。


  

​  华光耀,中共党员,高级编辑(教授),作家,中国工人报刊协会常务理事,第七届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,江西省报业协会常务理事,江西省期刊协会理事,江西省散文学会会员,曾任江西工人报社、《职工法律天地》杂志社社长、总编辑。

​  1977年开始发表诗歌、散文、报告文学等作品,迄今在国家和省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60余万字,发表论文40余篇。出版长篇报告文学《粮海弄潮》、散文集《岁月如歌》《书韵悟语》,主编出版诗集《钢铁与火焰的诗情》、散文集《2012~2013年江西文学作品双年选•散文卷》、新闻和文学作品集《笔墨春秋》等,其中有60余篇作品获全国工人报刊新闻奖、江西新闻奖、江西报刊网络新闻奖、江西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、江西新闻摄影奖等。曾荣获“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全国教育学院优秀院报工作者”“全省高校校报优秀新闻工作者”“江西省报业优秀个人”“江西省期刊优秀工作者”等荣誉。


  一

  饮水思源,母校是无法忘却的,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心底。

  岁月如歌,美好的事物都会珍藏于记忆深处。只要在恰当的时空交汇点上碰撞,一切的过往就会如开闸泄洪,奔涌而至;往事历历在目,仿佛就在昨天。

  二

  母校于我而言,既是我工作事业之基,也是我求学笃行的殿堂。

  1987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,也开启了我人生新的历程。这一年我来到了江西教育学院(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前身)党委宣传部工作。新学期开学后,在一个秋阳正好的上午,学校党委宣传部周冠方部长告诉我,校党委决定创办一份江西教育学院报,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,沟通与兄弟院校的信息交流、塑造学校良好形象,同时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工作、提升校园文化水平、服务学校党政中心工作、助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。周部长说,不要小看一张校报,它承载着学校党政领导和全院师生的希望,对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、提升办学的知名度有着积极的作用,你是学新闻专业的,这项工作由你来筹备,做责任编辑,而且要求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日出报。当时我默默地听着部长的嘱咐,心情是既紧张又激动,紧张的是时间紧任务重,部里人手少,一个人要顶几个岗位工作;激动的是圆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记者梦,有了一个能实现自己理想,发挥自己所长之地,能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出一份力。

 

 为了赶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时出报,我开始在校内各部门、各系奔走,约稿、采访、写稿、选稿、编稿,既当记者又当编辑。那样的日子是快乐的,充满着激情,不知疲倦、不知劳累,感受着工作是那样的美好。学校原党委书记刘景才为报纸创刊号题写了“教书育人”四个大字,以作对校报创刊的支持与鼓励,而报名就用已故老省长邵式平为学校书写的“江西教育学院”字样,因当时校报是内刊,还没有取得省内和全国统一刊号,所以没有“报”字。记得当我编完第一期校报,待周部长和学校党委副书记郑清渊审定后,交回我手上,因我那时不会划版,只好请《南昌日报》的美编划版,骑着自行车从城东到城北,那天由于美编忙,我一天跑了三趟,直到美编划完版,画好插图、题图、尾花,再送到印刷厂,回家时街上已是华灯初上。

  1987年10月23日,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日,《江西教育学院》正式出版,闻着纸墨清香的报纸,部里的同志都非常高兴,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看了又看。望着那一叠叠报纸,部长和我们一起动手分发到学校各部门各系,余下的大家一起动手抄写信封把报纸寄发到省直有关单位、兄弟高校和全省各地市相关中学。当我们把报纸一捆捆打好包,已是夜幕降临,周部长望着我们说:“你们下班吧,我在办公室坐一会,看一下报纸。”说着点燃一根烟,欣然望着我们离去的背影。

  这就是35年前的我,一个27岁的青年人,带着崇高的情怀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,伴随着《江西教院报》走向生活,走向未来。

  我怀念27岁的青春岁月。

  三

  前排左一为肖志居(已故)、左二为周冠方、左三为毛秋云,右一为华光耀与学校院报学生记者团部分同学合影。

  党委宣传部是一个锻炼人、培养人、成就人,一个令我无法忘却的地方。那里有太多美好的往事,至今回首,依然有一种虽然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。团结,友好、互助、融洽是我们党委宣传部的主基调,我们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。无论是干什么工作,大家都服从部长分配,激情饱满,干劲十足。从组织全校理论学习,到校党委中心组学习;从对内对外宣传工作,到组织学校各项文体活动;从学校业余党校学员培训,到组织学生记者团培训采访;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既有规划又有条不紊,且雷厉风行,说干就干,做得有声有色。

  《江西教育学院报》更改为《中学教学报》的第一期报头

  

《中学教学报》最后一期报头,此后报纸更名为《中学生报》

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随着学校教学改革深入,为更好地面向中学、服务中学。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,报省新闻出版局批准,我们将《江西教育学院报》更改为《中学教学报》沿用江西省报刊登记证01——098号,于1991年10月25日正式创刊,为旬报。成立了《中学教学报》编辑部,学校党委副书记郑清渊为主编,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冠方为副主编,依然归属学校党委宣传部管理。《中学教学报》后又根据读者需求改为《中学生报》,从《中学教学报》到《中学生报》虽然只办了短短三年,但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,并植根于中学教师和中学生读者心中。

  1995年因学校工作需要,又将《中学生报》更改为《江西教院报》。虽然几经更改报名,但始终坚持围绕学校党政中心、服务广大师生。为了使《江西教院报》走上正规化、常态化的发展之路,时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毛秋云主持召开部务会研究,就如何进一步办好院报作了积极探讨,提出申报全国统一刊号。经报请学校党委研究同意,由我对接省新闻出版局,负责申报国内统一刊号工作。几经周折,终于获得了全国统一刊号CN36——0812(G)。院报为半月报,并成立了新的院报编委会,学校党委副书记刘锡忠为《江西教院报》主编,毛秋云部长为副主编,我任院报编辑部主任。

  1995年,我随同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章启明前往北京出差,有机缘跟随章启明书记拜访了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教委总督学柳斌先生,访谈空闲之余,我适时向柳斌副主任提出请他为院题写《江西教院报》报头字,他欣然允诺,提笔而就。这是老领导对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鼓励和鞭策。

  从创办《江西教院报》之初的月报到半月报,从省内刊号,到取得全国统一刊号,这个华丽的转身,包含着几任学校领导和部长、老师、同学们的关爱和厚望,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,反映了学校重大事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发展和变化。而我是伴随着院报的发展而成长的。在这里,我将新闻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熟悉了整个新闻采编工作及新闻发布流程,掌握了各种新闻题材的写作,能力得以不断提高,学会了如何加强与省内新闻单位和中央驻赣新闻单位的沟通与交流,奠定了我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坚实基础,也从中收获了丰硕的果实。1995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我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《粮海弄潮》,200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我第一本散文集《岁月如歌》。这是我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人生高地。我自1995年至2000年连续被评为全省高校校报优秀新闻工作者,1996至1997年度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,2000至2001年度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优秀院报工作者。

  四

​  学校1991级政教本科班同学合影,第二排(左六)为胡卓群老师。

  工作是美丽的,读书是一种幸福。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,我参加了1991年成人本科考试,被录取在学校政教系(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)函授本科专业学习。在三年本科学习中,深感三尺讲台上老师们讲课时的严谨与博学,领略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与满怀激情的期待,他们的谆谆教诲和辛勤的付出,使我们这些学生学有所获,学以致用。恩师们深耕于课堂教学之中,虽然授课风格各异,但娴熟而生动,或深入浅出,或风趣幽默,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谢琢茹、张连泰、胡卓群、胡鑫、熊大薇、胡友静、林容、白莎、田其康、喻俐贞、文建霞、缪鸿孺等老师……这一个个名字深深刻印在我脑海里,如闪耀在教育领域的星星闪亮夺目。师恩如海、教泽绵长,我的老师们令我永远铭记于心。

  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幸的,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,有了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而奋力拼搏的改革大潮、有了不甘寂寞的时代钟声,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一定是热风潮雨、气象万千。如此,万千气象都阅尽,对于明天来说,我们就是历史;对于现实来说,我们就是时代。

  潮起潮落,薪火相传。对于我们这些离校的老校友,母校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,我们将始终牢记“厚德修身、博学育人”的校训。

  感恩老师,感恩母校。

  值此,祝贺母校七十华诞。